天下叢林飯似山    缽盂到處任君餐

黃金白玉非為貴   惟有袈裟披身難

朕為大地山河主    憂國憂民事轉煩

百年三萬六千日    不及僧家半日閒

來時糊塗去時迷    空在人間走這回

未曾生我誰是我    生我之時我是誰

長大成人方是我    合眼矇矓又是誰 

不如不來亦不去    來時歡喜去時悲

悲歡離合多勞慮    何日清閒誰得知 

若能了達僧家事    從此回頭不算遲

世間難比出家人    無牽無掛得安宜 

口中吃得清和味    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為上客    皆因宿世種菩提 

個個都是真羅漢    披搭如來三種衣

金烏玉兔東復西    為人切莫用心機 

百年世事三更夢    萬里乾坤一局棋

禹開九洲湯放桀    秦吞六國漢登基 

古來多少英雄漢    南北山頭臥土泥

黃袍換卻紫袈裟    只為當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    為何落在帝王家

十八年來不自由    南征北討幾時休 

我今撒手西方去    不管千秋與萬秋

 

 

早期經歷[編輯]

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1638年3月15日)戌時生於盛京,其母為永福宮莊妃,博爾濟吉特氏,即孝莊文皇后

崇德八年八月庚午(1643年9月21日),皇太極逝世,皇太極在生前並沒有指定皇位繼承人。福臨的異母長兄豪格和叔叔多爾袞爭位,多方利益權衡之下,最終多爾袞扶立福臨繼位。八月二十六日(1643年10月8日)承襲父位,時年六歲,由叔父睿親王多爾袞及鄭親王濟爾哈朗輔政,實際清廷由多爾袞控制。

登基[編輯]

1644年正月改元順治。九月,清廷盛京遷都北京。九月十九日(10月19日),順治皇帝抵達北京。十月初一(1644年10月30日)順治帝即皇帝位於武英殿,告祭太廟社稷,成為清朝入關的第一位皇帝。

順治七年十二月戊子日(1650年12月31日)在關外出獵的攝政王多爾袞逝世。順治八年正月庚申日(1651年2月1日),順治帝開始親政,年十四歲。同年八月大婚。

順治十八年正月丁巳(1661年2月5日),順治帝在養心殿因天花病逝世,年二十四歲。著有《資政要覽》。

順治帝有八子、六女,但並未立儲。逝世後,遺詔第三子玄燁繼承皇位,即康熙帝

逝世[編輯]

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1661年2月5日)子時,崩於紫禁城內的養心殿,年僅二十四歲。1663年葬入河北遵化清東陵孝陵內。

清史稿》和《清世祖實錄》記載「丁巳夜子時,上崩於養心殿」,至於世祖到底是怎麼離位的傳統上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是世祖在順治十八年因病而死。具體原因是因為愛子、寵妃的相繼病亡,福臨受到了巨大的精神打擊,身體每況愈下,後又染上了天花駕崩。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檔案支持第一種說法。據歷史文獻記載,福臨確實想要出家,但受到皇宮內保守勢力的極度反對,最終未能成行;而不久則死於天花。他也是清朝歷史上唯一公開皈依禪門的皇帝

第二種廣泛流傳於民間,常為小說戲曲採用,說順治係因愛妃董鄂妃病逝,故而出家隱遁。這種說法一般把董鄂妃與董小宛誤作同一人。根據史學界的考證已經基本否定這種說法。明清史專家何齡修說:「順治的祭奠儀式陰森恐怖,可看出其死因複雜。」

此外,在2004年時廈門新出古書手抄本〈延平郡王起義實錄〉中載,順治乃於親征廈門時,遭鄭成功軍艦於海上炮擊懸崖,懸崖斷裂,而順治落海溺斃命,但此說並無其他證據支持,僅為野史家言[2]

評價[編輯]

親政後,在其母孝莊文皇后的幫助下,他整頓吏治[3],注重農業生產,提倡節約,減免苛捐雜稅,廣開言路,網羅人才,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他為鞏固清王朝統治作出了貢獻,初創了清王朝走向強盛的新局面。為康乾盛世打下了基礎。

同一時代的朝鮮顯宗評價順治「好漢語,慕華制」。[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